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人才“港灣計劃”,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實現人才工作引領產業發展目標,13日,洛江區出臺《落實泉州市人才“港灣計劃” 促進產業人才發展的意見(試行)》,是近年來洛江區分量最重、力度最大、針對性最強的人才政策,也是全市首個出臺貫徹落實市人才“港灣計劃”干貨政策的縣(市、區)。
該《意見》從人才獎勵、生活保障、職稱評聘、專項資助、平臺補助、特殊支持等6個方面提出23條“干貨性”的政策措施,聚力人才提質、聚焦活力釋放、聚合要素保障,積極構造人才發展的“生態圈”,合力打造現行人才政策升級版。
以產業發展為支撐,涵蓋高層次人才和技術性人才的全范圍獎勵措施。其中,經認定的高層次人才每月最高能享受5000元的人才津貼,符合條件的博士、研究生來洛可享每月1500元的實訓補助,承辦省級及以上大型活動最高可給予10萬元補助等,通過人才津貼、個稅返還、實訓補助、繼續教育補貼、國家職業資格取得一次性獎勵、專項資助、平臺建設補助等方式吸引人才“船舶”停靠洛江“港灣”。
圍繞“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增動力、添活力”的新政策: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增設洛江區急需緊缺的智能制造、生態旅游等專業職稱評審,探索將職稱自主試聘試點下放給用人主體、行業組織;逐步推進非公企業員工初級職稱由評審轉向認定。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依托培訓機構或重點企業,扶持建設多功能的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鼓勵和扶持有條件的行業企業、職業院校、高等院校等積極建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站)。
以“實惠”生活保障解決人才后顧之憂。通過人才繳納社保補助、簡化人才落戶手續、實施住房優惠、建立家庭醫生式體檢保健、自主選擇式子女入學等措施讓人才留的安心、干的放心。此外,圍繞對有突出貢獻和重大影響力的高層次人才(團隊),《意見》提出要給予“一事一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