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還在進行中,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政策、創新機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點。緊跟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泉州如何依靠科技創新和人才要素集聚做強制造業?
作為高端傳感器生產企業掌門人,國家“萬人計劃”專家聶泳忠這幾天在工作之余就會上網瀏覽全國兩會的新聞。習總書記在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引起了他的共鳴。
國家“萬人計劃”專家、西人馬聯合測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聶泳忠
我覺得對習總書記論述的關于人才發展和創新的論述,我覺得印象非常深。像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如何通過傳感器、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的嫁接,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我覺得人才在這里頭,既要作為一個原動力,又要作為一個催化劑加速這個進程。
同樣關注全國兩會信息的,還有省“百人計劃”專家王樹林,在他看來,“三個第一”指出了人才、創新和發展的辯證關系。
省“百人計劃”專家 福建鈞石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王樹林
他指明了哲學上一個辯證關系,既提出了一個目標,同時也指明了達到這個目標所需要的一些因素,通過創新驅動,通過要人才來做到這一塊,同時也指明了這個人才設計上,不管是海外本土,只要在他的專業范圍內,行業范圍內,能夠推動這個生產力發展,他就是一個人才。
傳感器被稱為人工智能的神經,在醫療、智能制造、航空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去年,聶泳忠的高端傳感器芯片制造企業落戶泉州,急需引進大量專業人才,同樣在去年,泉州全面啟動實施人才“港灣計劃”,先后認定高層次人才2400多名、引進團隊50多個。得益于“港灣計劃”,聶泳忠所在的企業,吸引了不少海內外高端傳感器領域人才,不少經過認定的人才在項目申報、研發資金申請方面還享受了政策紅利。
國家“萬人計劃”專家 西人馬聯合測控(泉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聶泳忠
比如說像我們這條線基本上連工人都是碩士以上,我們的團隊有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團隊,比如說有來自于瑞士的,來自于美國的等等這些方面的,那也有來自于我國臺灣地區的這些管理人員。人才“港灣計劃”對一些中高端人才都有比較好的這種吸引力。
廣聚天下“第一資源”,怎樣進一步激發創新“第一動力”? 今年,泉州將精準繪制引才路線圖,圍繞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產業以及民生領域,實行精準引才、靶向引才。人才政策體系的逐步完善,帶來更多創新動力的迸發。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能源的應用將有助于泉州產業結構優化,王樹林所帶領的團隊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實現太陽能電池模組成套設備和技術輸出的企業,下階段,這個研發團隊將繼續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進一步打破歐美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地位。
省“百人計劃”專家 福建鈞石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 王樹林
我們現在新能源這塊是走在前面的,過去,關鍵就是說它的整個設備這塊,還是沒法自己開發,通過我們這個努力的話,掌握這個技術,把整體的水平提上去了,所以可以真的是把(國內)這個行業帶到更高的一個層次。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泉州,正通過廣聚“第一資源”,激發“第一動力”,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泉州廣播電視臺記者 陳暉 李福琳 實習記者 高文晨)